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暖人生- 莊凱勛 暖人生-公益大使黃鐙輝 粉絲頁 服務範圍 樂知修繕隊 - 修家修心計畫
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

不曾缺席的溫柔與關懷

風災過後,天氣漸漸放晴,災區裡留下的不只是滿目瘡痍的街道和破損的屋瓦,還有藏在每一處角落、令人動容的人間溫情。

昨天樂知夥伴乘著修繕車前往,沿途來回穿梭的是台電工程車、國軍的支援車輛、以及一隊隊忙碌不歇的清潔人員。每一個身影、每一份汗水,都是為了讓這片受創的土地,能夠早日恢復成記憶中的家園。

把握時間,拜訪了多戶受災家庭,沿途的景象讓人心酸,卻也處處感受到堅韌與希望。

在後港社區,我們遇見了一位獨居的阿婆,她站在破損不堪的鐵門前,滿臉茫然,她告訴我們,她不知道該去哪裡申請修繕補助,默默發愁;還有一位阿嬤,烈日中彎著腰,在堆滿廢棄物的路邊來回翻找,只為找出幾樣還能勉強使用的用品,即使環境再艱困,她仍不肯放棄,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。這些景象讓人心酸,卻也感受到他們在困境中的堅強。

而在另一處,我們遇見了一位熱情的國小小朋友,他主動跑過來告訴我們:「我對面的阿姨家應該會需要幫忙。」那份童言童語,卻比任何大人都還要真誠,孩子用他的方式傳遞著愛與關心。

還有不少獨居長者,因為行動不便或資訊落差,不知道哪裡有物資補給,只能靜靜待在家中,他們不是不願意求助,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辦,只能在家等待公所人員的送達,他們甚至不知道還有補給的資源,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撐著,等待著外界的援手。

訪視途中,我們也遇見了幾位年輕人,有的是請了假回鄉,有的是趁著暑假返家協助父母,他們放下了都市裡的忙碌生活,回到故鄉,一桶一桶地清理殘磚廢瓦,一袋一袋地搬運垃圾,他們的身影在汗水中閃閃發光,是最真實的力量。

其中,最讓人動容的是一對臥床的阿公與他的外籍看護,風災當晚,狂風暴雨中,他們彼此依靠,照護與陪伴成為對方最溫暖的支柱,這樣跨越語言與文化的情誼,在風雨中發亮。

這場風災造成了許多損壞,卻也讓我們看見更多,看見了人與人之間的守望相助,看見了災後最真摯的情感,看見了每一段故事,都是生命的韌性。願這些溫暖的片刻,成為樂知繼續前行的力量。

謝謝每一雙願意伸出和樂知共同努力,關懷弱勢的手,謝謝每一份不曾缺席的溫柔與關懷。

一路很長,未知的事很多,樂知不僅扶助街友,弱勢的孤老、單親等,我們都有服務的心願,盼往後在關懷每個角落的路上,我們依然彼此牽著手,一起把家重新找回來。

回到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