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暖心街友抗寒計畫 挖貝群募平台 粉絲頁 服務範圍
:::

服務故事

進階搜尋

文章標題:

把「心」強壯起來(標題圖檔)

把「心」強壯起來

2024/05/08

外展中心的阿泰,因再次中風,身體機能收到損傷,爾後上裝心臟支架,找工作的路,越是遠遠不及,我們擔憂的不僅是他肢體的恢復,心理狀態更是需要被人看顧。 社工多方尋覓合適他的去處,經過媒合,我們一行人來到彰化田中的老人之家,遠離都市的喧鬧,陪伴他把一切安頓好之後,再好好說聲「再見」。 希望阿泰好好調養,把「心」也強壯起來。


我跟你說喔!有位善士打電話來,說要捐一台新的卡打掐(標題圖檔)

我跟你說喔!有位善士打電話來,說要捐一台新的卡打掐

2024/04/30

今天一早,家園社工來了一則好消息。 「我跟你說喔!有位善士打電話來,說要捐一台新的卡打掐,等等十點,我就要帶老范去挑車。」 Line 上的文字舞蹈著,如同我愉悅的好心情,家園終於有一台宜人的交通工具,老范買菜、阿昌領信件,都方便許多。 由衷感謝善心小姐一路陪伴採購,她的友善與親和,讓夥伴們久久難忘,今天,我們一同歷經了人性的美好。


幫家園募一台腳踏車好不好(標題圖檔)

幫家園募一台腳踏車好不好

2024/04/30

今天太陽頗強烈, #老范 沒戴帽就出門,由於家園週邊最近的市場也得走上好一段路,每每他出門採購培力計畫「樂食光」所要使用的食材,回來都是滿頭大汗,今天也不例外。 我說,幫家園募一台腳踏車好不好? 「如果有,就太好了,我們真的很需要!」他泛白了臉色終於紅潤起來。


家,是我們最終的方向!(標題圖檔)

家,是我們最終的方向!

2024/04/11

美姨,是新北外展自 107 年服務至今的個案,她曾在藥廠擔任作業員,像一般人一樣,認真地過日子,直至退休前,因兄長積欠賭債,導致她溫暖的家被變賣,生活完全被打亂了節奏,錢財更是被掏空,退休後,沒有收入支撐,便落入街頭流浪迄今。 期間,不乏關懷或勸說安置,美姨在 111 年末罹患失智症,社工發現每次都探訪,美姨說話的內容大同小異,失智的病徵讓她好似生活在平行世界,社工總是再三確認她的身體狀況,以及物資是否充足。 可能是對於父親的思念,美姨總會提及等待父親回來的那天,要一起回去大陸過生活。 我們曾協助尋找其家人,但始終未果,現在美姨在土城一帶流浪,我們也固定訪視,希冀有一天她點頭接受安置,不要在外面過得那麼辛苦了。 - 對未來持有希望的執念,是我們一直以來在街頭傳遞的消息,鼓勵流浪人永遠不要放棄自己。家,是我們最終的方向!https://r.zecz.ec/LCSd


山崖搭棚大師 (標題圖檔)

山崖搭棚大師

2024/03/31

故事是這樣的:那一天,外展社工接到汐止關懷訪視街友的任務,抵達地點後發現是一處山崖,便沿著山邊找尋,最後在山崖邊發現了一座令人驚訝的房子。 房子雖然簡陋,卻有客廳、廁所和臥室,看起來像是一個小小的家。 社工推開門進去後,發現一位阿伯正在整理房間,得知社工的來意後,便自我介紹,說自己曾是一位建築工人,因為生活困難,淪落街頭,一路流浪到這裡,沒有地主及公家單位管轄,他便在山崖邊搭建這個小房子,一個安居的住所。 我們了解到阿伯雖然處境困難,但卻保有對生活的熱情和堅持。阿伯表示目前沒有打算接受政府的幫忙,社會上還有更需要被幫助的人;最後,我們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和食物,希望下次再來訪,可以勸說阿伯離開,畢竟住在山崖邊也是不安全的。 - 支持樂知培力計畫,幫助不願流浪的,可以不再流浪 》》https://r.zecz.ec/mQm8


社工訪視,傾聽人生故事(標題圖檔)

社工訪視,傾聽人生故事

2024/02/15

社工最近接到一通特殊的通報,稱有一位伯伯選擇在公墓中露宿,社工深知這可能是一段悲傷的故事,前往一探究竟,騎過沿途的烈日,遍尋整座公墓和附近宮廟卻始終未能找到伯伯, 最後歷經土狗追殺和崎嶇山路,終於在一偏僻處找到伯伯,社工帶著關切的語氣與伯伯建立關係,不知何原因,伯伯抗拒拍照。 隨著時間過去,聽著伯伯願意一點點、再多一點點地分享他的孤獨無奈及無家可歸的理由,社工不禁感到心痛並承諾將努力尋找協助他重建生活的可能性,這位遊民的故事彷彿是一幅被社會遺忘的畫卷,而我們能做的是伸出援手,給予他一絲溫暖。


漸漸失聰,無法阻擋想要從街頭爬起的心(標題圖檔)

漸漸失聰,無法阻擋想要從街頭爬起的心

2024/02/02

社工剛開始認識阿義時,阿義能打理自己的生活、能與別人正常溝通,社工關心他有否吃飽穿暖、有無返家或繼續就業的機會,社工定期都會去看阿義,關心他的近況,但漸漸地在每次見面時社工發現阿義常聽不到對話,腸胃不舒服時難以向醫師表達哪裡不舒服,讓人擔心阿義能不能好好照顧自己 和阿義溝通後,社工希望能先協助阿義改善經濟和身體上的困難,陪同阿義申請低收入戶、跑醫院做身心障礙鑑定、開辦銀行帳戶,下一步希望能讓阿義戴上助聽器,能與人對話無礙,阿義依然沒有放棄,想要努力自立生活,期望能看見阿義重新與社會接軌!


返鄉游子,何處是家?(標題圖檔)

返鄉游子,何處是家?

2023/01/16

在美國生活三十多年的鄭大哥,後來到廈門去打拼,兩個月前回到台灣,沒有身份,無法找工作,透過轉介,離開流浪的街頭來到樂知;我們除了協助代辦身分相關事項之外,也提供住宿與餐食,看似樂觀的外表下有一股深藏的哀愁,蒙上一層灰的過去,他還不想開口,但不急,面對生命本來就不容易。 11 月初,鄭大哥開始加入修繕隊,「對於自己可以幫助別人,感到開心」是下班後,他與社工的分享。希望能在農曆年前幫他找到身份、讓他有個家,而在那之前,樂知就是他的家。


「我想要工作,只是工作不要我」(標題圖檔)

「我想要工作,只是工作不要我」

2022/05/13

44歲的吳先生,年幼患病導致智力受損,但其母親總是很盡力撫養他,直到27歲那一天,母親過世後,他的世界也跟著崩裂,其父親不願再扛著照顧他的責任,便將他趕出家門,這十多年來,吳先生都是獨自生活在台北車站或是河堤岸邊,從未有租屋的經驗,「流浪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。 沒有任何謀生能力的他,靠著撿拾回收,每月僅有1、2千元,根本無法承擔一個正常的生活,過去也曾發生過因回收被指控偷竊的事件,一個又一個生活重擔,壓得他無法喘息。 去年,透過民眾通報,轉介到樂知接受服務,再進行多次關懷諮商後,吳先生才慢慢打開心房,訴說悲痛的過去經歷,並表示渴望工作的極高意願,且願意接受儲蓄計畫。 110年四月參加了第一場「街友修繕隊」服務,看著他屈著膝用力洗刷獨居老人的浴室,如此認真面對生命的轉捩點,相信「脫遊」不再遙不可及;街頭上經歷了世間冷暖,在不惑之年的吳先生,勇敢為自己爭取一份工作,為自己努力,明白奮鬥過後就會結果。


「女兒!我是阿爸,我是想說…」要好好說上一通電話,原來這麼難(標題圖檔)

「女兒!我是阿爸,我是想說…」要好好說上一通電話,原來這麼難

2022/05/13

廖大哥曾經歷不良工地惡意拖延工資,被遺棄在陌生的街頭,不知如何尋求援助,只能在街頭撿拾果腹,透過路人通報轉介,輾轉進入樂知收容中心,為了不讓唯一的女兒擔憂,造成家人的困擾,每次通上電話他總是快快結束話題,但心裡卻是充滿了對家人的想念。 由於年紀受限,尋找工作頻頻受挫,但他不放棄任何機會,今年四月投入街友修繕隊首件獨居老人房舍修繕,服務過程中,展現出原有的工作能力及良好的積極態度,大受廠商好評,因而獲得一份工作機會,他非常激動的對著社工不停感謝,現在已成功脫遊,靠著勞力賺取生活經費,『終於能好好跟女兒講一通電話』他眼眶滲出淚水地說。 街友需要的不全然同情,更多是引導與機會,生活狀態雖與你我不同,但對安穩的渴望,卻是一樣。 還有許多人跟廖大哥一樣,正等待一個機會

回到上方